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物联网+云平台未来方向之一
阅读量:6328 次
发布时间:2019-06-22

本文共 140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物联网方向:linux 硬件软件,涉及技术,驱动,qt,andriod,andriod驱动,wifi,zigebee,rfid,当然还有c/c++物联网+云平台未来方向之一

云平台:java,ssm.ssh,redis,mysql,nginx,docker

对于物联网云平台可以先参考下机智云或氦氪科技两家的IOT云服务平台的一下参考介绍。

传统硬件升级为智能硬件,会在已有的近端控制,已有的传感器信息采集能力上增加远程控制和信息采集能力。常见的在传统硬件上增加wifi模组,4G或GPRS,Zigbee等远程控制能力芯片。同时增加对设备的远程控制APP应用。

单一个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并不一定就需要网关,而对于一个涉及到多个智能硬件组成的完整解决方案(例如智慧安防)则一定会涉及到服务网关这个硬件设备。这个网关不仅仅是很好解决了安全隔离的问题,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实现了多硬件Drvier层API能力的聚合,只有在聚合后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多个智能设备之间的联动和协同,转发和路由等能力。

在整个IOT大生态环境下,单个智能硬件本身能发挥的价值会越来越小,而更加重要的是硬件和硬件之间的链接,通过这种链接后衍生了各种基于业务和需求场景的增值类物联网应用。

一个最简单的智能硬件,需要有APP应用,公有云端Server和服务提供,升级了智慧硬件芯片的硬件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物联网+云平台未来方向之一

把这个思考清楚后就可以看到一个物联网的PaaS平台应该是硬件+软件能力聚合的一个平台,简单的说就是在将一个传统硬件升级为一个智能硬件的过程中,平台层提供了更多的硬件+软件层面的服务能力帮助你快速的完成一个硬件的升级改造。

从硬件层面:

提供本地化的开发环境,开发包等,协助你完成Driver驱动和驱动能力的暴露。即首先你在接入一个硬件的时候,首先你要注册一个硬件设备ID,同时再将这硬件的Drvier层能力注册和发布出来。

从软件层面:

我们需要开发一个控制类APP或应用类的APP,那么平台需要提供一些开发框架和环境,开发工具包,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提供平台层共性和标准技术能力,这个技术能力包括了安全,数据库和缓存服务,消息,存储,CT能力调用等。提供这些技术服务能力的目的很简单,让我们能够更加快速的开发和构建自己的APP应用。技术服务+Driver层暴露的API服务,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建一个完整应用。

一个好的物联网PaaS平台一定是包括了开发平台和运行平台两方面能力提供,首先是提供开发环境,框架和工具,协助快速开发和本地化调测,其次是提供运行平台能够将开发完成服务或应用进行托管和部署。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提供DevOps的完整一体化从开发态到运行态(本身又包括了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的迁移能力。再进一步,我们还可以提供运维阶段的运维监控,数据统计和分析接口和能力。

传统的软件PaaS平台强调的是APPID,而物联网PaaS平台关注的是设备ID,而APP本身归属到设备上。

传统的软件PaaS平台不会太关注服务的单独注册和发布,服务的管理,而物联网PaaS平台则必须包括服务API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服务API是衔接硬件Driver和智慧应用APP间的重要桥梁。

即物联网PaaS平台必须包括了类似OpenAPI平台,云服务总线或微服务网关等的相关能力并进行了整合。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13375232/2059570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PHP实现排序算法
查看>>
Business Contact Mnanager for Outlook2010
查看>>
9种用户体验设计的状态是必须知道的(五)
查看>>
解决WIN7下组播问题
查看>>
陈松松:视频营销成交率低,这三个因素没到位
查看>>
vmware nat模式原理探究,实现虚拟机跨网段管理
查看>>
JavaSE 学习参考:类的静态成员和静态方法
查看>>
JavaSE 学习参考:集合运算
查看>>
CSS属性:font-family
查看>>
【Signals and Systems】 SYLLABUS
查看>>
RH135-2-command-line-interface
查看>>
浅谈OS
查看>>
mac下开启docker API远程调用
查看>>
tar 命令的详解
查看>>
Cisco路由器安全配置
查看>>
第十次作业
查看>>
spring事务管理(一)
查看>>
给定一个字符串s,返回去掉子串"mi"后的字符串。
查看>>
Nginx 外的另一选择,轻量级开源 Web 服务器 Tengine 发布新版本
查看>>
配置免密码登录Linux服务器
查看>>